2017年,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酒泉市针对全市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着力在“调结构、推全程、抓服务、提水平、促合力”上狠下功夫,全力在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上做到“四坚持四提升四突破”,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坚持政策导向,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破解关键农业机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瓶颈。截止目前,全市完成农机购置补贴4898.45万元,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4093台(件),7个县(市、区)2686户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惠农补贴政策。止2017年底全市大中型(14.7千瓦及以上)拖拉机总台数达到31926台,与拖拉机配套的大中型农机具达到453479台(套),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69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744台,大型采棉机7台,青饲料收获机33台,秸秆粉碎还田机2086台,秸秆打捆机和谷物烘干机227台,农产品保鲜贮藏设备套数262,无人植保飞机等26架。为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农机创新水平,破解绿色农业机械研发核心技术制约瓶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支持酒泉铸陇、酒泉林德等农机生产企业研制以绿色新能源——电能为动力的电动牵引机及配套系列机具、韭菜收割机取得成功,不仅实现了关键农机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突破了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瓶颈。酒泉铸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绿色新型电动牵引机及配套机具18台(套),在2017年10月26日湖北武汉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受到了与会嘉宾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是坚持科技引领,提升农机科技水平,破解全程机械化集成配套技术体系有效供给不足瓶颈。以巩固提升耕种收“老三样”机械化水平,着力发展植保、烘干、秸秆处理“新三样”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定位枸杞、番茄、青饲料、中药材、甜菜、洋葱6大作物,聚焦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秸秆处理、废膜捡拾等6个生产环节,在全市建立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8个,完成示范面积 4603 亩,辐射面积 5300亩。从江苏、上海引进韭菜收割机、韭菜净菜切根打捆一体化,先后在玉门市赤金镇开展韭菜机械化生产作业试验演示会取得成功;从青海引进枸杞采摘机,在瓜州县和玉门市对不同枸杞品种、不同枸杞树龄条件下机具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机具适应情况进行了对比测试,为进一步建立全程机械化集成配套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是坚持效益为重,提升农机服务水平,破解农机社会服务半径小实力弱瓶颈。2017年继续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在实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扶持23家农机合作社落实省级财政累加补贴169万元,购置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23台,有效提升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装备实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全市有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省农机局认定为省级示范社。2017年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56 个,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92个。通过坚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有效激发了农村机械化生产要素潜能,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